“中国古代关于水土治理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尚书》,平治水土,人得安居,水土保持的思想、实践与农业文明的悠久历史是分不开的”,12月1日在沈阳农业大学第一教学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负责人王瑄教授如是说。在课桌旁边坐着的,是来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21级的30名同学,以及前来“蹭课”的10余名2020级的同学。
王瑄教授与一二年级水保学生共话中国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王瑄教授讲授毛主席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不解之缘
水土保持首次成为农业高等院校的一个专业是在1958年,当时的北京林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水土保持高级人才的培养。时至今日,开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20所。沈阳农业大学于1990年设立水土保持专科,1997年设立水土保持本科,1998年按照高等院校专业目录调整办法将水土保持更名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对于就读该专业的在校生来说,了解水土保持的历史由来和发展历程无疑是非常必要的。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领军人才王瑄教授,基于长期研究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和机理的个人经历,在新生《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报告会上以“中国水土保持发展历程”为题,畅谈了她对于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
王瑄教授指出,尽管西汉时期梯田已在山区修建,明代淤地坝在陕西子洲出现,但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真正开始是在1923-1949年。这一时期,以任承统和叶培忠为代表的专业人士开展水土流失调查,甘肃天水等地设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1940年经专家讨论,“水土保持”这一名词被正式提出、确定为专用术语并开始广泛使用。1950-1978年属于水土保持试验和推广阶段,1960年全国水土保持试验站和工作站达到181个,各地区展开了水土流失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相关成果如机修梯田、飞机播种和水土保持林等技术得到了推广。1978年以后,中国水土保持事业步入了普及发展阶段。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和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颁布,以及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修订,标志着中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思路和举措逐渐成熟,水土保持由涉农领域向非农领域延伸,并产生了矿区水土保持和城市水土保持等新的方向和分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三权一方案”(监督权、审批权、收费权和水土保持方案)得到全面落实。
王瑄教授进一步指出,水土保持与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密切关联,历届国家领导人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十分重视。毛泽东同志特别关心江河治理和水库建设,作出“兴修水利,保持水土”、“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和“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重要决策;邓小平同志推动植树造林成为公民的法定义务,推动在三北地区开展防护林建设,建议四川的水土流失问题用退耕还林的措施来解决;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绿化”战略,号召“再造秀美山川”,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胡锦涛同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绿色发展理念。历届国家领导人念兹在兹的,是人民福祉与生态文明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筹谋擘画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美丽中国新画卷的未来蓝图。简而言之,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水土保持法规的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水土保持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国在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王瑄教授深情地回顾了水土保持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珍贵的史料和丰富的信息多角度地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水土保持的思想和不同发展阶段水土保持事业的特点。报告结束,屏息凝听的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多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感想。2021级王槊、杨舒雅和王玉祺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水土保持的历史使我们对水土保持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2020级韩万裕和吴大兰同学说,王老师的报告充满热情,未来我们要将同样的热情倾注于水土保持这个有点“冷”的专业。熊江涛、杨美涛、韩宇龙、郭浩、张成玲和和成林等同学说,听了今天的报告,我们对水土保持的历史渊源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我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具有深厚的学科积淀和突出的办学优势,我们要为水土保持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报告会后畅谈感想的8名大二水保同学
撰稿人:贾玉华
审核人:徐 伟
编 辑:闫思晨